咳…
「霹靂遊俠」裡面的技術,就算到今天也仍未出現。不過,Google 也帶給我們一些些想像空間-Android Wear 以及 正在測試中的無人車-Google Driverless Car。
不過,可以對它喊「OK Google」。然後,下達一些聲控的指令,雖然有多語系,可是支援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既然自己入手了一支 SmartWatch 3,玩了幾天後,把一些基本的操作邏輯以及一點心得寫一寫,提供給想入手的朋友參考。(絕對不會說是因為自己手癢想畫畫,才莫名地生出這篇來…)
Android Wear 其實就跟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一樣,都配置著觸控螢幕以及麥克風,來對之操作。
所以,不外乎,就是透過手指對螢幕觸碰,進行
「上、下、左、右」的操作、
「觸擊」或「長按」,
以及「聲控」的操作,
聲控的操作,在一開始對手錶喊了「OK Google」之後,就可以用「提示句」做為開頭,來進行應用程式的操作,比方說,「Navigate」+ 地點,可以啟動「導航」;「play music」,啟動「播放音樂」的程式播放。不過,看似很有趣,但他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方便,之後在文中慢慢描述之。
基本操作
Android Wear 其實是一個相當依賴手機的設備,從第一次開機後,馬上要用手機上的 Android Wear App 進行配對。
目前仍只能跟 Android 4.3 以上的設備進行配對,還不支援 iOS 系統。
先來看看他的操作,下圖是自己針對基本的操作,大略地製作了這樣的操作流程圖。
起點
Android Wear 在設定完畢後,每一次喚醒螢幕的起點都是從上圖中,第二列左邊的第一張圖開始。「往上」是設定;「往下」選擇各個以卡片樣式呈現的應用程式。
想當然爾,畢竟,這個設備是一支「錶」嘛~
在這個畫面上,「點擊」能選擇我們已安裝可使用的 android wear app,在市集上搜尋 android wear 可以找到更多;「長按」切換錶面-Watch Face。
喚起/關閉 螢幕
目前在市面上能買到的 Android Wear,其錶身皆僅有一個實體按鍵,喚起或關閉螢幕就靠他了!
還有一個不靠實體按鍵的操作方式,設定「Theater mode」(預設是開啟的),
讓我們得以「觸擊」關閉中的螢幕-開啟;
或是「用手掌蓋住」顯示中的螢幕-關上。
螢幕長開
有些人可能會希望隨時抬起手來就能看到錶上的時間,所以不想要讓螢幕關上,這時候要留意兩個設定:
1. 從「Settings」去開啟「Always-on screen: On」
2. 確定「Theater mode」是處在「Off」狀態
如此,手錶在亮起了一段時間後,就會進入待機模式,原則上,在室內這樣看都沒有問題;
操作/移除 應用程式
手指在螢幕「上、下」划動,主要是切換不同的應用程式,也就是在流程圖中,一個橫排所呈現的是該 App 提供給我們的可操作功能;透過「左、右」的划動「觸擊」當前畫面上顯示的功能來操作之。若是該 app 的第一個畫面(流程圖中最左邊畫面的那排),「從左往右」滑動的話,就是移除該 app 在 wear 上的卡片。
移除該 app 在 android wear 的呈現。
封鎖在錶上的呈現
在 Android Wear 中,最主要就是能輔助或說是延伸手機的功能,減少我們直接拿出手機來看的麻煩與危險,比方說在會議中、開/騎車時。所以,一個最大的概念,只要會出現在手機狀態列中的訊息,幾乎都可以呈現在錶上。
要是覺得訊息太多,不想要什麼都在錶上看到,那就能透過 android wear app 的「Block app」功能,將它封鎖在手機上呈現就好。
不想要先預加,那就是在錶上看到一個封鎖一個,幾乎每個 app 在向右划動到最右邊的畫面都會有一個如下圖示的「Block app」功能:
應用程式的類型
Android Wear 上的 Apps 完全要透過,與其配對的手機下載、安裝,目前根據自己的操作,簡單地歸成下列三大類:
- Watch Faces 錶面
- 卡片介面類
- 應用類
1.錶面 (Watch Faces)
Watch Faces 是手錶在喚起螢幕時,可以看到的第一個畫面,現在在 Google Play 已經有諸多介面可以選擇。
換置的方法,可以透過 android wear app 選擇,或是在長按錶面,就會進入 watch faces 的選擇畫面。
2. 卡片介面類
可以說是整個 android wear 大家最常使用的一個項目,凡是由錶面開始「由下往上」划動後,所看到的皆屬於此類型,這個類型都是以「卡片」的樣式呈現。而幾乎會出現在手機通知列上的,都可以在這裡被呈現,甚至操作。
而這一類也是,在上面的流程圖中,每一列一列的獨立 app 流程,其大部份都會在最右手邊有兩個固定的選項:
大部份都會有的固定選項
左邊是將當前的 app,在手機開啟;右邊是讓當前的 app,不要再出現於 android wear 上,效果等同於上方介紹到,在手機中的 android wear app 設定。
這個類別為了讓大家比較容易了解,我將概略地分成下列四個類別(這不是官方分類):
- 訊息類
- Google Now
- 通知類
- 播放類
2.1 訊息類
凡事跟手機簡訊(SMS)、通訊軟體(如 Google Hangouts、What's app、Facebook Message、Line 以及 Skype」這類需要回應的 apps 皆屬此類,這一類型都會個「回覆」的圖示做為訊息回覆使用。回覆的方式主要以語音為主,如下圖的上半部所示
下半部可以看到 Google Hangouts 還有另外貼心地提供「預設的回應訊息/表情符號」,只要點擊即可送出。而 Facebook message 還有獨特的「讚」圖示可使用。
2.2 Google Now
Google Now 是 Google 官方出的一款即時搜尋、提醒的 app,原則上會在這邊出現的幾種訊息,也都會出現在 android wear 上面,如預定地點的導航通知、地區天氣
預設地區或是所在地區的天氣卡片
Google Map 的「導航功能」其實也可以獨立自行運作
2.3 通知類
這個其實可以直接視為一般的 app 推播通知。
G+ 的推播訊息
2.4 播放類
可以背景播放並出現在手機通知列上的音樂播放 apps 都屬此類,比方說 MUZIK、KKBOX 以及 Google Music 這一類的 apps,錶上會有「上、下一首」以及「音量大小」的控制項介面。3. 應用類
這種類型即是可以獨立運作在 android wear 上的 apps,像是計算機、遊戲、Google Fit 的計步功能,以及 Google Music 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 Google Music 有個離線音樂播放功能,可以將音檔載到 android wear 上,藉由手錶的的藍芽能力,連結到藍芽喇叭或是耳機,在沒有跟手機連結的狀況,仍可以播放音樂。
那這個有什麼特別的呢?其實,這樣的組合很適合愛運動邊聽音樂的朋友,android wear 安裝上 Google Fit 這一類個人健康管理 apps,錶跟藍芽耳機戴在身上,便不用再帶著手機或是另外一臺播放設備,就可以出門運動了。
那這個有什麼特別的呢?其實,這樣的組合很適合愛運動邊聽音樂的朋友,android wear 安裝上 Google Fit 這一類個人健康管理 apps,錶跟藍芽耳機戴在身上,便不用再帶著手機或是另外一臺播放設備,就可以出門運動了。
當然,這樣的組合只是自己隨意的搭配,再看大家有沒有興趣,來個應用混搭的發想,留言在下方嘍~
最後,對這項產品有興趣的朋友,在購買前還是要思考下面幾點:
- Android Wear 是電子產品,跟傳統的錶不同,就像是智慧型手機之於傳統手機一般,在正常的使用下,大約也都是一到兩天便要充電。但也因為其容量很小,充電速度相對快。
- 很依賴手機,要先配對才能用,安裝 apps 也是要透過手機。
不過,目前 Android Wear 的定位就是輔助/延伸手機的功能,在不用特別拿出手機來操作的狀況,其實很方便。像是開會或開/騎車時,可以馬上看到來電、留言等;自己再決定要否暫離會議室,或將車子停靠路邊回應。 - 介面有提供中文顯示,但設定介面什麼的,目前還沒有中文可選。
- 聲控的部份雖然支援多語系,可是辨識上還有進步的空間,比方說中英語夾雜著講,或是不標準的發音,很容易辨識錯誤(這點…以現在的技術來說,好像不該怪機器 XD)。
一項很酷炫的產品面市,自然有其被大家所期待的想像;以目前來說, android wear 要做為一種「實用」的科技產品來說,也許不盡人意,但再怎麼樣,這些產品的面市,都是增加我們於生活上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的輔助工具。應此,要如何利用的各種應用軟體組合與週邊商品的搭配其實很有想像空間的,這也同時是很讓人期待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